卡塔尔赛场外的中国力量
当梅西捧起大力神杯的瞬间,全球观众或许没有注意到,赛场边LED广告牌上交替出现的万达、海信、vivo、蒙牛四个中文品牌,正在创造世界杯92年历史上首次出现"中国赞助商矩阵"的纪录。
赞助商金字塔顶端的中国面孔
据国际足联官方数据,本届世界杯中国企业赞助金额达到13.95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最大赞助来源国。其中万达集团作为最高级别合作伙伴,享有与阿迪达斯、可口可乐同等的全球权益,其莫斯科项目负责人李伟明透露:"我们获得的品牌曝光相当于每年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3000次广告。"
海信集团营销总监周胜健在采访中分享了一个细节:"小组赛期间,我们'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广告语引发热议,这其实是经过FIFA严格审核的第三方数据。"据悉,该企业斥资近5亿元获得场边广告每场8分钟露出,其中东地区销量在赛事期间同比暴涨143%。
| 企业 | 赞助级别 | 投入金额 |
|---|---|---|
| 万达集团 | FIFA合作伙伴 | 8.5亿美元(7年) |
| 海信电器 | 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 1亿美元/届 |
| 蒙牛乳业 | 全球官方合作伙伴 | 6000万美元 |
值得注意的是,vivo手机在淘汰赛阶段玩起了"动态广告"——根据比赛进程实时更换广告语。其海外市场负责人王婷透露:"当葡萄牙队出局时,我们立即将C罗代言广告切换为'致敬传奇'版本,这种本土化运营使品牌社交平台互动量激增。"
"这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体育营销规则制定的开始。"
——体育产业专家张庆在《体坛周报》专栏中如是评价
随着终场哨响,这些中国品牌的豪赌初见成效。据Brand Finance测算,四家主要赞助商的品牌价值平均提升11.7%,海外认知度增长近3倍。当绿茵场上的战火暂熄,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