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名人的故事」跑步比赛的故事
2025-08-02 17:58:46 场馆灯光展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跑步名人的故事,以及跑步比赛的故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在奔跑中超越自我名人故事
2、关于与时间赛跑的名人的故事。。
3、关于名人运动的故事
在奔跑中超越自我名人故事
在奔跑中超越自我名人故事
前不久,著名跨栏运动员史冬鹏高票当选2010年河北十大新闻人物。评委的颁奖词是:“他在追赶刘翔中超越自我。”
这句话,恰是对大史运动生涯最精彩的概括。多年来,这位憨厚的中原小伙一直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懈追求,然而直到过去的一年,当他战胜刘翔、大放异彩时,我们才发现原来他的田径人生和“翔飞人”一样精彩、一样成功……
永不放弃
“奔跑是我的特长,为了追赶刘翔,我要不停地向前奔跑!”多少年来,史冬鹏一直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目前,史冬鹏正在教练芦全彬的率领下全力备战伦敦奥运会。对于史冬鹏来说,这是继2008年之后又一个远大的目标。在很多人看来,史冬鹏似乎早已习惯了“千年老二”的命运,因为跟刘翔生于同一时代,他的运动生涯注定非常艰难。甚至在2011年春晚彩排期间,小品演员还拿他和刘翔说事,蔡明的“女儿”追着蔡明跑:“你跑那么快,你以为自己是刘翔啊?”蔡明扭头回应:“你老追不上我,你是史冬鹏啊?”
当记者问起这件事时,史冬鹏很大度地表示:“这事没什么可说的,跟我没关系啊!我想编剧也好,演员也好,他们并没什么恶意。我现在只想搞好训练,然后有点自己的小快乐。”
其实,类似的情况早已存在。多少年来,每当大史和刘翔同场竞技,刘翔夺冠时,央视一位田径记者常常提出令大史哭笑不得的问题。比如有次比赛后,记者马上向史冬鹏劈头盖脸地问道:“第一总是刘翔,你以后有无信心?”史冬鹏当时没说什么,但这让他的支持者感到不平。
或许,正是因为史冬鹏的宽容和大度,他在体育圈人缘极好。了解大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尤其是自小口吃,常常成为同伴嘲笑的对象,为此他总是说得少,做得多。
十年前,在广州九运会上,只有17岁的史冬鹏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就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这个项目他才刚刚练了几个月,这个全国第三名的成绩对他来说可谓意义非凡。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史冬鹏做梦都在想着怎么打败刘翔。2001年的广州田径大奖赛,是18岁的刘翔和17岁的史冬鹏第一次交锋。当年的亚洲栏王陈雁浩以13秒67夺冠,刘翔和史冬鹏以13秒70和13秒75分列第二、三位。第二年的釜山亚运会,是刘翔和史冬鹏的第一次国际大赛。离开北京前,芦全彬教练特意叮嘱他不要和刘翔拼,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行了。但发令枪一响,他满脑子都是刘翔,把教练的嘱咐抛到脑后,最终只拿了个第四名。
从那以后,史冬鹏学会了掌握自己的节奏。“不跟刘翔硬拼,只争取自己的好成绩。”抱着这样念头的史冬鹏,执著地奋战在110米栏的跑道上,一拼就是十年。
雅典奥运会预赛被淘汰之后,史冬鹏打电话回家。听到儿子声音哽咽,母亲包又琴本想安慰一番,没想到史冬鹏语气马上又变得乐观起来:“妈,什么都别再说了,我放松去了。”放下电话后,大史先跑到游泳馆拼命游了好几圈,还不尽兴,又跑到著名的帕特农神庙游览一番。心气平和之后,他告诉家人:“下届奥运会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近几年,史冬鹏开始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跨栏技巧。实际上,就跨栏技术的不同层面而言,史冬鹏和刘翔各具优劣。根据比赛技术录像显示,史冬鹏的主要弱点在于下栏,刘翔一落地就上栏,而大史需要缓冲,因此每过一栏都可能造成落后。但是“大史的栏上技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史的栏上技术可能还略好于刘翔”,大史的启蒙教练郑克宇向记者表示,“身高1米92的大史,相对于跨栏选手来讲,腿长了一点,重心高了一点。和刘翔相比,他吃亏在个子太高、力量不足,但恰恰冲击力却更强。”在两人状态正佳时,0。3秒是他和刘翔两人的真实差距。一前一后,不过是肉眼可见的前后脚而已,连一小步都算不上。当年刘翔赢约翰逊,刘翔和约翰逊的身体都是平行的,只是刘翔的脚在前面一点。竞技体育就是这样,0。01秒便是天壤之别,冠军只有一个。
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知道自己超越刘翔无望,可能早都放弃了,然而大史却义无反顾、永不言弃。终于,在2010年他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个巅峰:先是以13秒42的成绩问鼎大阪大奖赛冠军;接着又在国际田联钻石赛上海站,以13秒39获得亚军,并以0。01秒的优势首次战胜刘翔;随后大史又以13秒40的成绩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以13秒53的成绩获得国际田联世界杯铜牌,成为继邹振先、刘翔之后第三位在田径世界杯上夺得奖牌的中国男子选手;在广州亚运会上,万众瞩目的“鹏翔组合”重新起飞,刘翔夺冠,大史以13秒38的年度最好成绩名列第二……永不放弃的大史终于翱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
超越自我
保定市富昌园一套6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普通套房,这是史冬鹏的家。北京奥运会前夕,记者曾到史家采访:客厅里摆放着一个电视柜和几把木椅子;一台29英寸的平板飞利浦电视机放在电视柜上,旁边有DVD机;梳妆间里,有史冬鹏在日本比赛时给母亲带回来的护肤品。引起记者兴趣的是,史冬鹏家里还保存着一张照片:穿着鲜红运动服的刘翔和身着白色T恤的史冬鹏,勾着肩,搂着腰,笑容灿烂。留影时间是2003年8月20日,这是两人在日本参赛、训练之余的合影。
雅典奥运会后,史冬鹏的母亲包又琴要求儿子拿这张照片找刘翔签名。史冬鹏说:“妈,这有什么好签的。”拖了好久,他还是拗不过母亲的命令,终于在芬兰赫尔辛基世锦赛时,让刘翔在照片上签了名。
关注刘翔的同时,人们的余光也投射到史冬鹏身上——这个亚洲仅次于刘翔的110米栏运动员。其实,在没有碰到刘翔之前,史冬鹏的田径生涯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在他的内心却一直有一种力量和自信,那就是坚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据史妈妈透露,史冬鹏从小比较淘气,喜欢将冲锋枪、手表等玩具拆得乱七八糟,但他对自己特别喜爱的汽车玩具却非常珍惜,直到现在他还喜欢搜集各种车模:有老爷车、赛车,还有现代版的各种汽车。读小学四年级时,大史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已经显露出来。当时,保定市田径教练郑克宇到小学选拔苗子,他看中了史冬鹏:“跟我练跳高吧。”
在运动队,史冬鹏不服输的个性还是会不时显现。如果有人超过他,他会不高兴;如果他超过对方了,他会很得意地说:“教练,我把那人比下去了。”不过,让郑克宇遗憾的是,史冬鹏直到体校毕业,跳高成绩仅为1。85米,而他手下最好的队员已经能跳到2。15米了。
在跳高之路上没有太多长进,郑克宇也让史冬鹏尝试了别的.项目。初三毕业后,史冬鹏来到了位于石家庄的省队练习三级跳。由于力量不足,一个多月之后他便被淘汰。
不知道这些经历让史冬鹏的内心郁闷了多久,但他懂得了如何对待失败——只要及时自我调整,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胜与负,只要不断超越自我,就会有突破,就能够创造奇迹。
或许,正是史冬鹏的这种精神,让郑克宇格外看好他,为此专门从保定赶到石家庄,向跨栏组的芦全彬教练极力推荐:“大史头脑指挥四肢的能力要比一般的运动员强,也比较能拼。尤其是跨栏,初二时我带他上栏,栏上感觉非常好,他好像有这方面的天赋。”
在史冬鹏试过几栏之后,芦全彬点了点头,握住了他的手:“你有点结巴,我也有点结巴,咱俩得握握手吧!”
史冬鹏的结巴实际上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他的两任教练,包括郑克宇、芦全彬都有口吃的习惯。在保定业余体校时是他口吃最厉害的时候,遇到有学史冬鹏说话的调皮队友,郑克宇就会严肃警告:“谁要再学冬鹏,我就扇他耳光。”不过,现在的刘翔也偶尔会坏坏地学史冬鹏的口吻打闹逗笑,但都是成年人了,没有人会真的介意。
口吃的史冬鹏,选择了将心事埋在心里。知儿莫如母,包又琴告诉记者:“他不会说太多话,但心里知道。”在省队时,史冬鹏的母亲下岗了,当时他在周记里写下了自己的心愿:“训练很苦,但我不怕。我要让父母放心,而且将来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生活。”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大史在110米栏的跑道上开始与刘翔并肩作战……近十年来,尽管过程艰难,但史冬鹏执著、进取、超越的信念一直支持着他不断创造自己的最好成绩。 ;
关于与时间赛跑的名人的故事。。
1、与时间赛跑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2020年1月29日,大年初五晚上10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不要急不要急,在医院门口稍等,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快些,要抓紧,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不到1小时内,一瘸一拐的张定宇连接了8个来电。在疫情中坚守的30多天,他往往是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各种突发事件、电话,应接不暇。
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在张定宇的带领下已在抗疫的烽火线上连续奋战一个多月了。这里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目前收治的全部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
浓眉,皮肤黝黑,风风火火。这是张定宇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全院都晓得我脾气暴,嗓门大!”张定宇笑着说。
金银潭医院有600多名医护人员,“雷厉风行”是身边同事对张定宇评价最多的词语。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张定宇沉默了一会儿,“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的绝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2017年,张定宇赴外地出差,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渐冻症。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不能因为你是个病人就退缩。”张定宇说。
二、爱迪生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三、司马光
司马光的爸爸为了激励儿子学习,经常对他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就是让司马光珍惜时间,多看书,多学习。听爸爸的话,司马光非常的勤奋,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几乎都是在学习了。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如果能再节约出一点儿时间来看书就好了。可是,吃饭和睡觉都是必须的呀。”想来想去,司马光决定从睡觉中挤出一些时间。试了两天,他非常的失望,因为看书太疲劳了,司马光经常是一挨枕头就睡着,而且一觉就是大天亮。
怎样才能少睡一些呢,想了几天司马光都没想出一个好办法。这天,他看到门后的一根圆木头突然产生了灵感,就是用这根圆溜溜硬梆梆的东西做枕头。
夜里我睡着觉后枕头就会跟着动,那样我的头就会落到床板上,一震我不就醒了。从那天开始司马光就用圆木头做枕头,又从睡觉中挤出不少的时间来看书,因为刻苦司马光十五岁的时候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才子了。
四、亚南
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五、鲁迅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关于名人运动的故事
1、美国总统布什:坚持跑步身体好
对美国人来说,总统布什堪称他们运动及锻炼身体的楷模。布什的习惯是在健身房利用健身器材及跑步机强身,他的重量训练还包括坐姿推举、扩胸与扩背运动。因工作繁忙,布什经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隙跑步。
曾经在访问墨西哥途中,他就在空军1号会议室里的1台跑步机上跑了起来。可以说,布什是走到哪里就跑到哪里,他跑步的身影在美国许多地方出现过。在总统套房里,在戴维营的林间小道上,当然,还有位于白宫顶楼的健身房内。
迄今为止,他个人跑步的最好成绩是6分钟45秒跑完1英里。布什每周跑步4次至5次,举重至少2次。其中周四进行长跑,周日一般进行快跑训练,其他时间进行慢跑和器械练习。
2、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每天长跑20分钟
新加坡前总理、现内阁资政李光耀已年过古稀,但仍然头脑清楚、精神饱满、腿脚利落。不论在家还是出国,每天雷打不动坚持长跑20分钟。李光耀说:“我每天都做运动,如果不做、便感到懒散,我发现健身操使我感觉更好,能开胃,也睡得更好”。
李光耀经常从事的运动项目除了跑步外,还有游泳和骑自行车。如果是应邀去没有运动设施的国家开会,他的随身行李一定要带着可折叠的健身脚踏车,清晨或晚饭前进行运动。李光耀认为,有了运动,还要有足够的休息才能健康,每天睡眠8个小时最理想,但通常他只睡六七个小时,因为睡眠质量好,从不失眠。
李光耀曾是个胖子,喜欢吃炸鸡翅,喝啤酒和葡萄酒。他现在这副身板,都是他努力进行体育锻炼的结果。他特别倡导体育运动,他认为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必须注意锻炼身体,这方面他也率先做到了。
3、法国总统希拉克:步行上班也锻炼
法国总统希拉克是欧洲各国政府首脑的老大哥,与他年龄接近的有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和德国总理施罗德。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比他年轻许多,但他一直拥有一副运动健将的身板。
希拉克身材高大,体魄健壮。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并不太喜欢体育运动,也没有到森林或海滨散步的习惯,他健身的秘诀是一有空闲就抓紧时间睡觉,常做的运动是每天早晨8时30分离开爱丽舍宫公寓,步行去办公室上班。
4、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默想号码健身法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中学时最大的爱好是游泳和骑自行车,并当过学校的游泳队长。他36岁出任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时,开始定期打网球和高尔夫球,每次1个半小时的运动。
后来,他坚持每天早上打网球或高尔夫球,早晨10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每逢星期六,他还要跟一对儿女打网球,有时他骑自行车。吴作栋鼓励全体新加坡人把体育锻炼当成刷牙和看电视一样的生活习惯。除了运动外,吴作栋还有一套自己的减压法。
他深有体会地说:“假如我很疲倦或突然来了许多工作,我的办法是躺下来,闭起双眼,让地板承受身体的重量,然后集中只想一个号码,比如说,‘l’,只想这个‘l’,其他什么都不想。这时,思想就像进入真空状态一样。15分钟后起来,整个人就觉得轻松多了。”
5、古巴领袖卡斯特罗:篮球、垂钓都爱好
菲德尔·卡斯特罗目前是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从1959 年推翻巴蒂斯塔政权,建立拉丁美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时起,他已执政40多年,是世界政治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
卡斯特罗身体特别好,完全不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他曾对外国媒体常驻哈瓦那的记者说:“我的身体像运动员一样棒,脉搏每分钟跳60次。”卡斯特罗迷恋篮球,他的投篮技巧十分高超,非常喜欢为别人露一手。
即使当上了古巴的最高领导人后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有时会和遇到的街上的孩子兴冲冲地玩起篮球来,弄得安全人员尴尬、紧张万分,他却笑得像个孩子似的。卡斯特罗是个钓鱼迷,他的记录是在不到4小时当中钓了180公斤鱼。他经常戴上氧气罩练习潜水,对他来说,潜到18米深的海底不在话下。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人民文摘2004年 第三期外国政要健身习惯
关于跑步名人的故事和跑步比赛的故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